最近走訪了一家企業的物流配送中心,這是一家嬰幼兒用品目錄直銷和門店直銷的企業,這個配送中心專門負責SH大區的所有直銷配送和門店配送,目前有流動的產品品項就有3萬多種,涉及到N個大類的產品,有液態的有固態的,有大的有小的,有各種各樣形狀各種各樣包裝的,總之,要想管好這樣一個配送中心,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。
走訪之前,我瀏覽了一下他們的網站,網站上到處都是小寶寶的照片,胖嘟嘟的,笑嘻嘻的,千奇百怪的表情和動作,這些小家伙真可愛。而對于這樣一家為這些可愛的小寶寶提供吃的、喝的、玩的、穿的、用的產品的企業,我腦海中不斷的冒出窗明幾凈、整齊有序、有條不紊、一塵不染這些成語??墒堑搅爽F場才發現,原來也和以前無數次的走訪一樣,配送中心總是和他們的品牌形象表里不一,甚至是天壤之別。其實我早該意識到這一點,因為已經是千萬次的被自己欺騙。
看到的依然是一個“貨場”,我個人看到貨場就會想起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產品,猶如迷宮一樣的路徑,更可怕的是迷宮尚有出路,而貨場未必有路。我們好似回憶往事般,一如既往的又看到了凌亂的現場,隨意放置的貨物和設備,員工坐在或者站在貨物堆中作業,神龍見首不見尾,隨處都可以看到無效的作業,到處都是灰塵。偶爾看到散放的桶裝奶粉上面落滿灰塵。哦,對的,這些桶裝奶粉在賣出去之前只需要稍微清潔一下就能恢復光鮮亮麗,所以很多人都覺得無傷大雅。
其實我倒是不忍心用更為惡劣一點的詞語來形容客戶的配送中心的,不過感覺上比我說的卻是要惡劣很多。
“你們發貨的能找到貨嗎?”
“發貨的人自己能找到?!?br />
“有可能找不到貨嗎?”
“經常的事?!?br />
“你們一共有多少一線員工?”
“XX,多了,想降低30%?!?br />
“你們盤點嗎?”
“盤,但是誤差很大,上下200萬是常有的事?!?br />
“你們怎么知道這個庫位要補貨了?”
“發貨的時候發現沒了就補?!?br />
……
“基本的情況你們都看到了,確實有很多問題,我們主要希望能夠配置一些貨架,提高空間利用率,倉庫面積要減少50%。我們提了好久了,老板現在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,催我們趕快啟動這個項目?!?br />
……
“這些問題我們都知道,但是條件你們也看到了,我想只要貨架配好了,叉車、托盤這些都買來了,這些問題我們都能解決的?!?br />
……
“之前我們也請一些貨架公司的人來看過,他們也能給我們整體的解決方案的?!?br />
……
大家都是吃這口飯,我真不愿意詆毀同行,但是貨架公司會給客戶做整體的解決方案?真是天上掉下一大餡餅。不由得想起一句經典語錄:我抬著頭,希望天上能掉下一塊大餡餅,可惜掉下來的卻是一塊大鐵餅。
我想貨架買回來了肯定能給企業帶來好處的,存儲立體化了,面積減少了,能節約下來不小的一筆租金。但是僅此而已,在像這樣的一個商貿企業的營運費用里面,固定資產折舊這筆帳又能占到多大的比例呢?
貨架買回來了,我們的庫存就能控制了?我們就不會缺貨了?
貨架買回來了,我們就能找到貨了?貨物就不會無故損壞了?
貨架買回來了,我們需要的人工就能減少了?我們的作業效率就低了?
貨架買回來了,我們的訂單處理能力就能提高了?
貨架買回來了,我們的作業就不會出現差錯了?
我們的運作過程中就沒有無效的作業了?
我們的浪費就能減少了?
我們的流程就能理順了?流程時間就能縮短了?
我們的員工就不會忙閑不均,忙的忙死,閑的閑死了?
貨架買回來了,我們自己閉著眼睛都能念出來的那些問題就都能解決了?
……
我當然不能這么問我的客戶,因為他們說只要貨架買了回來,他們自己就能著手解決這些問題。既然他們這么自信,我當然不能予以直接的打擊。但是,很大的一個但是,如果他們自己真能解決這些問題的話,沒有貨架的時候他們就理由管得這么差了?
我還不能期望每一個客戶都能從一開始就能認識到這些,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經歷一些磨難才會看清楚現實。
我們向來尊重客戶的選擇,在千言萬語千呼萬呼都使不出來的情況下,我們絕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。
是的,就像秋風中遠去的那些大雁們,不久的將來,他們還是要回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