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國家“制造2025”戰略的提出,很多企業都著眼于制造的轉型升級,其中,智能物流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,而要達到智能制造,智能裝備的投入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。談到硬件的投入,當然就要算投資回報期了,然而,這幾年經歷的幾個項目,讓我對投資回報期這個問題百感交集。
本文來探討一下制造行業物流配送模式,根據目前對各個行業針對物流模式的應用情況來總結分析,主要有:中央發貨、看板補貨、循環取貨(Milk run)、供應商管理庫存(Verdor Manage Inventory,簡稱VMI)、直送上線(Ship to line)、臺套配送(Kitting)。
標準工時是工廠管理中最公正客觀的計量化基準,作為制造系統全球化的語言,不僅僅是評價,更有助于系統化的改善和對制造效率的價值認同,可以把人員穩定性、物料質量狀態、設計可制造性等進行量化評價,標準工時的制定方法有很多方法,我們公司運用最多的秒表測時法是標準工時制...
PFEP(Plan For Every Part) 指為每一個物料做詳細的計劃,并注明物料從供應至生產上線及容器回收過程相關的信息,它是精益物流系統運作最關鍵的、最重要的一個基礎工具。
前不久有幸跟隨邱伏生老師對某制造企業生產物流進行診斷,邱伏生老師在現場快速掃描了幾分鐘,問了幾個問題,然后說,瓶頸已經很清楚了,我們回去吧。當時的我尤其詫異,我這還沒找到北,老師已經找到瓶頸了。中醫問診不得還講個望聞問切呢,這才幾分鐘,瓶頸已經了然于胸了。